“这”
马百万尴尬笑道:“我是个大老粗,唐专员写的这贾业士行四个字,我虽然都认得,却不知道啥意思亲家,你快给我解释解释!”
李县长便得意笑道:“这贾业士行的意思,是说你干着买卖营生谋生,但有读书人的品行追求唐专员这可是对你极高的评价呢!”
“是吗?”马百万欣喜道,“我就知道拉骆驼挣钱,凭着义气行事,能得到唐专员这么高的评价,真是不敢当啊!”
“马先生不必自谦,我知道,你们骆驼客都是仁侠义勇之辈,所以面对民族大义才奋不顾身,这四字不是恭维,更不是评语,而是要和你共勉呢!”唐专员笑道。
“共勉共勉!我一定共勉!”
马百万受宠若惊地点头哈腰。
唐专员又拿出一个卷轴,送给李县长,上面写的是“爱民如子”。
“谢谢唐专员勉励,卑职一定谨记您的敦敦教诲,廉洁奉公,爱民如子!”李县长也赶紧接过了卷轴。
唐专员又拿过最后一个卷轴打开,却见上面写的是“贤声孝音”。
“这是给天盛写的吗?”
马百万和所有人都惊呆了。
这卷轴上的内容,分明就是写凉州贤孝的。
谁都没想到,唐专员居然给张天盛也题了字。
这待遇,岂不是和李县长和马百万平起平坐了?
也就是说,在唐专员的心里,张天盛和李县长、马百万的身份地位一样,足见有多看重。
“我这几天在凉州,听了好多关于贤孝的故事,也听人说起天盛先生的身世”
唐专员叹道:“天盛先生母亲遭遇天灾,父亲没于兵祸,祖父被土匪毒害,师父也得病过世,身世之悲惨坎坷,令人唏嘘
可天盛先生却没有被磨难打到,小小年纪就挣钱养家,侍奉师娘,这份忠孝仁义,可敬可叹!
所以我写了这幅字,希望天盛先生把凉州贤孝的精神传承下去,永世流芳!”
“谢谢!”
张天盛赶紧接过卷轴,热泪盈眶说道:“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穷苦艺人,万不敢想,能得到唐专员您的看重,真的是三生有幸!”
“你不用妄自菲薄,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,所以才从你身上,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那份心劲!”
唐专员拍了拍张天盛,说道:“不管是国家民族,还是个人,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,只要我们心里有劲,积极进取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!”
“谢谢您的教诲,我记住了!”张天盛抹了抹眼角。
马百万见唐专员和张天盛越说越亲热,便笑道:“唐专员,您请坐吧,让张天盛给您好好唱几段!”
众人便又一起落座。
张天盛却笑道:“我坐在椅子上施展不开弦子,还是坐个凳子方便些!”
“那就搬个凳子来!”
马百万摆了摆手,尹扒皮就赶紧带人搬来了一个凳子,摆在正厅中央。
张天盛整了下衣衫,坐在凳子上,从布囊里取出三弦和二胡,拿在怀里,定了定神,说道:“我先给唐专员唱个《鞭杆记》吧!”
“《鞭杆记》?”
马百万一听张天盛要先唱《鞭杆记》,顿时皱起了眉头。
一边的李县长,脸色也冷了下来。
马百万眼珠子转了转,说道:“《鞭杆记》长得很,一时半会唱不完你还是先唱些短的,比如《天官赐福》啥的,免得唐专员听得闷”
“就按天盛先生的意思,先唱《鞭杆记》”
唐专员却笑道:“我知道这段贤孝,说的是辛亥革命前,凉州人民的革命义举,这是很有意义的嘛!”
“呃好吧,那就唱《鞭杆记》捡重要的唱,不太重要的就跳过去”
马百万转头给张天盛递了个眼色。
张天盛却没有理会马百万,拿起三弦调弦定音,便开腔唱起来。
“凉州城,九里方,
来了个老爷叫梅县长
王之清,李特生,
这是凉州城两个大坏种
他们勾结上梅县长,
凉州的百姓就遭了秧
赋税粮草加了个重,
红白月捐逼得紧
红月捐捐的是娶儿嫁女,
白月捐捐的是死灾丧葬
老人们跟前捐的是拐棍钱,
见了娃娃们捐的是爬爬钱
梅大老爷为官不清正,
凉州北乡就出了两位英雄,
一个叫个陆富基,
一个就叫齐飞卿
他们誓为凉州人民解怨恨,
要抓住王之清剜眼睛,
抓住李特生抽脚筋”
《鞭杆记》说的是辛亥革命前夕,凉州人民反抗清朝暴政的起义,虽然是清末的故事,但里面唱的情景,和现在也差不多。
现在虽然是三民主义新社会,但凉州也是官商勾结,苛捐杂税多如牛毛。
于是,《鞭杆记》里梅县长,就相当于现在的李县长,而“大坏种”王之清和李特生,也就等于马百万和尹扒皮。
张天盛在街上唱《鞭杆记》的时候,经常会引起凉州人的共鸣,好多人一边听《鞭杆记》,一边痛骂李县长和尹扒皮这些贪官和恶霸。
所以,刚才张天盛说要唱《鞭杆记》,马百万就赶紧拦挡。
不料,唐专员却知道《鞭杆记》的内容,还说很有意义。
马百万只好提醒张天盛,让他该唱的唱,不该唱的跳过去。
可张天盛却按部就班,不慌不忙地把《鞭杆记》原原本本唱出来。
虽然唱的是梅县长,但谁都知道,张天盛是借唱贤孝,在骂堂上的李县长,捎带着把马百万和尹扒皮也骂了。
大庭广众之下,又当着唐专员的面,李县长哪里能发作,不仅陪着笑,还得微微颔首,假装赞赏张天盛唱得好。
马百万面沉似水,却也无可奈何。
《鞭杆记》很长,完整唱完得两个多小时,张天盛唱了一个小时,便唱道:
“鞭杆记的前半段交代清,
堂上的唐专员听分明,
我小瞎仙唱得口干舌又困,
喝上口茶了继续唱给您听!”
“好!”
唐专员首先鼓掌。
“哗!”
众人也赶紧跟着一起鼓掌。
秀英就亲自端了茶,伺候张天盛喝。
“天盛先生唱得真好啊!”
唐专员转头看着李县长和马百万,说道:“这《鞭杆记》,虽然唱的是前清的义举,但我们也得以史为鉴,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
虽然现在国事艰难,内忧外患,但我们也不能贪赃枉法,欺压百姓,不然,就可能步亡清后尘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