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然如此,就发布告示,让百姓知晓龚店堡收蝗虫,让百姓也能赚点钱,顺便缓解蝗灾。
邓朝佐抿了一口茶,轻描淡写的说道。
他可是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。
龚店堡出事,也不关他的事情。
是龚店堡自己作死,何况,哪能叫作死?乃是江鑫大义凛然,舍己为人。
凭借一己之力,缓解蝗灾。
至于叶县的措施,邓朝佐就已经想好了,“从今开始,叶县一粒米都不能流出去。”
“是。”县丞点点头。
他也是想到这措施,如今蝗灾,当务之急就是囤积粮食,防止再次饥荒爆发。
如今叶县城外的百姓,叶县已经顾及不到了。
只能由他们自生自灭,或者等着朝廷赈灾。
不然叶县无能为力,毕竟小小叶县有何能耐,在这乱世中救灾呢?
“不过还是要组织团练,帮忙剿灭蝗虫,毕竟现在距离夏收很近了。”
“咱们要不提前收粮?”
“嗯,正有可取之处。”
邓朝佐听到主簿的话,点点头。
现在不收粮税,等着良田被蝗虫啃干净,到时候叶县想要收税都没地方收。
若是叶县没有税收,县衙的支出,衙役的俸禄,以及叶县上上下下官员的俸禄该如何办?
就连组织团练也需要银子呀!
于是,翌日叶县县衙就发布告示。
衙役也走街串巷,到处与人说,龚店堡收购蝗虫,同时,告诫百姓不要抗税。
叶县衙门打算提前收税,应对蝗灾。
顿时,叶县百姓人心惶惶。
随后几日时间。
为了生计,许多穷困的百姓,连忙出城捕捉蝗虫,然后背着一箩筐的蝗虫,带去龚店堡。
随后叶县的百姓就发现一件事。
龚店堡如今焕然一新。
龚店堡的集市,犹如巨大的广场,之前东市消失的摊贩,如今都在这里经营生意。
并且越做越大,同时,集市还贴心支起巨大的帐篷,给摊贩遮阳。
治理的井井有条,干净。
当然,最让叶县百姓震惊的是,龚店堡已经建造好好几段的巨大城墙。
类似于客家围屋,但是比客家围屋更具震慑力。
三丈八尺高的城墙,遮天蔽日,城墙上站着孔武有力的城防军,同时,龚店堡集市附近的街道也逐渐成型,开始修建外墙。
当然,最让他们震惊不已的是。
龚店堡除了拥有水坝以外,还拥有巨大的水井,在干旱频发的现在,水井重要性不必多说。
简直让人活命。
“你们快看,他们种的是啥?”
“是呀,从土里拔出来,竟有这般大的果实,能吃吗?”
“他们不是在吃着吗?”
叶县百姓,现在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。
满是好奇,尤其新的农作物产量让他们大为震惊。
一亩地,至少挖出上千斤的土豆!
土豆已经可以堆成一座山。
堡民一家老小出动,一亩地至少挑了十几担,依旧还有。
甚至,堡民肚子饿,直接在水渠洗洗,将表皮剃了,生吃土豆,一边吃一边说:“甜!”
妇人还大骂一声,“要煮熟,大人说了,生吃有毒,熟了才能吃。”
“不吃皮就没事了。”
农户辩驳,随后只能啃起番薯。
番薯没毒,随便怎么吃都行。
顿时将叶县的百姓看傻了。
一亩地就种出这么多粮食,这种东西可以救命呀!
要知道,一亩麦子最多收两担,一家人至少种七八亩,才能养活一家人。
因为,地主老爷收五成租子。
加上县衙门收三成,一年忙到晚,一家人只有两成是自己的。
如今,这里一亩地的粮食,抵外面农人十几亩的产量,简直令人大为震惊!
叶县的百姓见到眼前一幕。
不由的咽着口水。
“当龚店堡的堡民,似乎也不错,至少不用担心饿肚子。”
一名百姓羡慕的说道。
一亩地能够产十几担的粮食。
如果堡民种上四五亩地,想必全家一年都不用愁吃喝,将近几十担粮食,足够一家人吃到明年去。
“唉,之前咱们还歧视乡下人,如今他们过得比咱们还好。”
另一位叶县百姓,脸上露出苦涩滋味,同时有点酸。
那是一种嫉妒的酸。
当然也有一些人,突然想道:“要不咱们购买一点,然后带回去种,说不定以后都不用饿肚子。”
“好主意!”
随后他们正式地踏入到龚店堡,只见如今的龚店堡早就焕然一新。
经历过几个月玩家大改造。
如今街道几乎都是两层楼高的骑楼,三层高的也有,就连巨大的筒子楼,也出现在眼前。
与城墙连接的围屋,更是拥有大量的房间,而且围屋的款式与骑楼几乎无异。
巨大的柱子,连接着廊道,廊道连接每户人家的大门,同时,每隔三四十米就有一个楼梯。
龚店堡内,早就热闹非凡。
就连地面也铺满水泥路。
脚踩街道坚硬无比,没有像叶县那般杂草丛生,或者部分地区泥泞不堪,龚店堡基本路面都硬化了。
百姓见到堡民容光焕发。
完全没有营养不良的模样。
顿时,他们愈发羡慕龚店堡的堡民,在这里生活,至少衣食无忧。
“莫要再看了,咱们赶紧将蚂蚱卖了吧,这里不是咱们该来的地方。”一名叶县的年轻小伙,忍不住鼻子酸的说道。
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。
看着堡民比县民过得好,大家多少心里都会不平衡。
同时,叶县百姓也将知县邓朝佐,心中骂了好几十遍,骂他是昏庸无能的贪官。
在叶县当了几年的官,叶县没有好过,反倒一步步沉沦,百姓过得生不如死!
随后,叶县百姓来到供销社。
供销社外,琼华已经带着员工,正在外面给出售蚂蚱的人,称重,随后给予报酬。
拿到报酬的堡民脸上浮现笑容。
就连之前的小摊贩。
此刻也同样,手里握着钱,笑得如同小孩子似的。
“终于攒够钱,咱们可以搬进龚店堡了!”那名摊贩对着自己的媳妇说道。
他们一家老小都出动。
抓蚂蚱,然后出售给龚店堡。
这时,小摊贩的话,顿时吸引叶县百姓,他们纷纷探了过来。
并拦住他,迫不及待的询问道:“汝可以搬来龚店堡?”
“是呀,有什么问题?”
“不需要路引之类的吗?”
“不需要,只需要跟龚店堡里长,签订文书,画上印,就能搬来龚店堡,到时候,会有人给你分配田产,只不过,田全都是租的,房子则需要你出钱买。”
小摊贩一五一十的告诉他。
同时带有一丝炫耀的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