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雄英求情的方式,和朱标不一样。
朱雄英惩罚常茂的方式,也和朱标不一样。
依朱标的意思,常茂乃一时糊涂,罚俸即可,不宜严惩。
国公正一品武官,岁禄米5000石,即便把俸禄全部扣完,亦不足以让常茂改过自新。
朱雄英卖国债,常森都能凑出2万。
区区五千石对于常茂来说,真不如一顿鞭子来的记忆深刻。
朱元璋和朱标讨论如何处理常茂的时候,朱棣得胜而还。
此役张玉居功至伟。
张玉没有直接去找纳哈出,而是先说服伪全国公观童来降,随后联手观童劝降纳哈出。
纳哈出为木华黎后裔,时任辽阳行省左丞相,加太尉,封开元王。
纳哈出的本部人马虽然只有8000,在整个辽东,纳哈出的部众共计二十馀万,且麾下聚集了大量前朝官吏,实力雄厚。
张玉告诉纳哈出,王庭已经被明军攻破,伪帝和伪太子被大明 俘获。
至此,辽东一地,忠于王庭的势力,仅馀纳哈出一部,孤掌难鸣。
纳哈出权衡厉害,被迫投降。
随纳哈出一起投降的,有9个王,4个国公、郡王,5个太尉,1个行丞相,13
个司徒、平章,31个左丞、右丞,32个参政、知院,86个院使、同知、副使,228
个金院、院判,189个宣慰使,927个万户、总管等等。
朱棣很高兴,承诺会上表,为纳哈出请封。
随纳哈出归降的一众官吏,亦各有封赏。
朱雄英不同意。
纳哈出真心归降,不仅率部来投,且派出心腹前往各地,命令残部投降,勿作抵抗。
朱棣大喜之下,承诺会将纳哈出部众继续安置在辽东,并且保障他们的安全。
朱雄英惊讶,永乐大帝就这?
朱棣和朱元璋差远了。
朱元璋驱逐胡虏,恢复汉家正统,拨乱反正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朱棣为夺宁王朱权兵力,纵火焚烧大宁,致使明军失去了向北扩张的重要据点,缩回长城防线且不说。
朱棣好大喜功,且生性多疑,若朱棣能象朱元璋一样用人不疑,给予张辅真正的信任,交趾亦不会降而复叛。
至于永乐时期的版图扩张,这更多应归功于洪武朝为明帝国打下的基础,换成朱雄英,朱雄英可以做得更好。
朱雄英同意为纳哈出请功。
至于随纳哈出归降的王公贵族。
朱雄英不仅反对封赏,而且要追究他们屡次南侵的责任。
从洪武五年至洪武十二年,纳哈出七次进犯,“前后杀掠守御官军二万馀人”。
朱雄英也没说将这些王公贵族全部杀掉。
只需将他们分散安置于帝国十三布政使司,各地布政使和御史,有的是办法折腾他们。
对纳哈出的部众,朱雄英同样主张将他们分散安置,决不能留在辽东。
“且先将他们安顿下来,待过了风头,再动手亦不迟。”
朱棣终于表现出了点永乐大帝应有的风采。
“四叔,计划赶不上变化。”
朱雄英提醒朱棣,错过此节,如何处理就不是朱雄英和朱棣说了算了。
就朱雄英所知,朱元璋不仅决定将下一批王爷全部封到边疆,而且将原本封在内陆地区的卫王朱植和汉王朱模的封地,亦迁至边疆。
此举既是为了增强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。
亦是为了限制秦、晋、燕的实力膨胀。
这事儿朱棣亦有所耳闻,也已有心理准备。
朱元璋将朱棣封到顺天的时候,顺天以北的控制范围只到长城。
在捕鱼儿海置卫屯田,朝廷的控制区将向北推进近800公里。
纳哈出投降后,整个辽东亦纳入朝廷管辖。
这么大的地盘,不可能全部交给朱棣。
朱雄英担心新王被封至辽东之后,会基于自身实力考虑,充许胡虏继续在辽东繁衍生息。
“王庭之民亦需尽皆内迁,辽东之民为何不可?”
朱力挺朱雄英,看朱棣的眼神复杂难明。
朱可以不跟朱雄英较劲。
对朱棣,朱重拳出击。
同为王爷,朱截止到目前为止,可以说未立寸功,全程都在看热闹。
朱棣迫降纳哈出,功劳不亚于蓝玉扫平王庭。
蓝玉在王庭只俘获了七万多人。
纳哈出部众二十馀万,且分散于辽东各地,明军如果逐一进攻,旷日持久且不说,伤亡亦在所难免。
更需钱粮无数。
“王庭青壮已被永昌侯屠戮一空,无力反抗;
纳哈出部众多身强体壮,性格残暴,蛮横无礼,若以怀柔之策,则事半功倍。”
朱棣不亢不卑,据理力争。
朱雄英突然想起朱和朱棣曾经因一处果园,将官司打到乾清宫。
藩王之间的竞争,亦是激烈的很呢。
朱雄英终止讨论,派人前往应天请示朱元璋。
常茂亦需出席。
朱雄英亲自去请常茂。
常茂脸上的鞭痕已经消失,仅馀几处血痂,不仅没有影响到常茂的形象,而且还为常茂增添了几分血性。
脸上倒也罢了。
身上鞭痕纵横交错,恰如铁链将常茂锁起来,看上去颇为骇人。
朱雄英见到常茂的时候,常茂正光着膀子,拎着一个重达百斤的石锁打熬力气。
看到朱雄英,常茂羞愧难当。
“雄英,多谢你一顿鞭子将我抽醒,否则我恐怕要愧对列祖列宗。”
常茂对朱雄英施军礼,前所未有的隆重。
“大舅不怪我就好。”
朱雄英且听其言,察其行。
“这些日子我夙夜难眠,想起以前的浑浑噩噩,悔不当初,我已书于应天,自请在捕鱼儿海屯田,卫国戍边,将功补过。”
常茂自我流放,远离红尘俗世。
朱雄英眼睛一亮,这也算是因祸得福。
扫平王庭并不意味着战争结束,草原亦和中原一样,不可一日无主。
脱古思帖木儿是黄金家族最后的正统血脉,此次朱雄英将脱古思帖木儿父子三人一网打尽,此后即便胡虏再有人称汗,也没有了使用前朝年号和庙号的资格。
从现在开始,草原将正式进入混乱时代。
在捕鱼儿海置卫屯田只是第一步。
只要明军能在捕鱼儿海坚持一个冬天。
明年朱雄英就会继续往北,在大泽(呼伦湖)置卫。
后年没准就是贝加尔湖了。
辽东的开发也将进入快车道,将胡人移走后,明军接手辽东,置卫屯田的同时,继续向北,向东。
《明史》记载,常茂在宴会中砍伤纳哈出,险些导致纳哈出部众哗变。
常茂因此被贬至龙州,洪武二十四年去世。
冯胜也因为常茂的原因,遭朱元璋弃用,从此再无机会统率大军。
有了朱雄英的约束,常茂不敢造次,老老实实握至宴会结束,宾主尽欢。
张玉在宴会结束后,特意来找朱雄英。
“幸得殿下提携,臣才得以微薄之力,为朝廷建微末之功;
殿下对臣恩同再造,臣难以为报,唯以老迈之躯,为殿下效犬马之劳。”
张玉单膝跪地,表明心迹。
军礼以单膝跪地最为隆重,通常只有在接受命令时才会使用。
朱雄英惊讶。
昨天晚上的宴会上,朱棣特意将张玉安排在自己的下首,两人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,朱雄英还以为张玉抱上朱棣的大腿了呢。
现在看来,这也是个聪明的。
朱雄英请张玉落座,详细问起平辽之策。
“辽地胡汉混居,地形复杂,山中多有野人、野兽出没,若在辽东屯田,如何应对胡人的威胁最为关键。”
张玉对辽东非常了解,对朱雄英知无不言。
“胡人凶残狡诈,重利益而轻廉耻,畏威而不怀德,强必寇盗,弱必卑伏;
燕王仁义,以怀柔之策安抚降胡,虽免于刀兵之灾,然并非长久之计。”
张玉建议以强硬态度对待胡虏,强行将胡虏分散安置于内陆各地,使其不能相互联系。
对于那些不愿迁徙者,张玉建议全部处死。
“子美,若由你来负责此事,你可愿意?”
朱雄英承诺,一旦事成,朱雄英将为张玉请兴安侯。
张玉毫不迟疑:“臣张玉领命,必为殿下除此心腹大患。”
朱雄英非常满意,着张玉全权负责。
对于朱雄英的决定,纳哈出非常不满。
朱棣招降纳哈出的时候,承诺会让胡人留在辽东,不会将胡人迁出。
朱雄英的决定不仅引发胡人的强烈不满,而且让朱棣颜面无光,食言而肥。
朱雄英不跟纳哈出废话,请纳哈出和王公权贵,观看明军操炮。
纳哈出看着校场一字排开的近百门火炮,脸色阴沉。
纳哈出曾在太平路担任万户,对于火炮并不陌生。
纳哈出的老巢金山亦有火炮。
虽然因为缺少炮弹和发射药,金山的火炮已经彻底沦为摆设。
至少摆在城头,还是挺能唬人的。
“殿下此为何意?”纳哈出的汉语,远不如张玉熟练。
朱雄英抬手阻止纳哈出,向蓝太平点了点头。
轰纳哈出呆若木鸡,面无人色。